实用的地理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理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理说课稿 篇1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东南亚,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东南亚》是(鲁教版)《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2.本课地位:
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目较多。由于它是我们相邻,为此容易与我国西南地区融合在一块进行考察,加大了它的难度。
3.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能说出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含义和重要性
(3)、能说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4)、能说出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以及山河分布规律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
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学案导学:提前发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做到重点和难点提前感知,有助于优生的培养。
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教学用具:多媒体或使用东南亚地形图、世界地图
三、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地理说课稿 篇2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前面教材的延续和深入。它很好地体现了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密切的关系:河流的分布、发展受地形的制约,气候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同时,她又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学习黄河的有关知识,了解黄河、认识黄河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
⑴ 认识目标:黄河的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及主要地形区;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等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名称和分布。
⑵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熟练查阅地图的能力,能把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重要支流、水利工程等落实在地图上。
②阅读黄河水系图和“地上河”示意图,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将多种地图和信息对照使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黄河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教学重 、难点
⑴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⑵难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标志,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
1、根据教学需要、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
3、图文结合,培养记忆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师问:①我们喝的自来水取自于哪里?(生答:黄河)
师问:你对黄河的了解又有哪些呢?
(生答,教师作总结,导入新课)
二、探究合作,获取新知
一、壮美黄河(板书)
1、远观黄河(课件辅助)
学生阅读《黄河水系图》观察黄河干流的形状特征
学生活动:
① 在图中找出黄河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 长江和黄河同时流经的省(自治区)有:
③ 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旧孟津,看看它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 ④ 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与汾河。
⑤ 找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小结: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师问: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生答,教师点评,然后过渡到第二个问题)
2、近看黄河(板书)
(播放课件,阅读课文,感受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并做小结)
上游:河源段:水清、浅、稳定
河谷段: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富水力
河滩平原段:河床平,水流 ……此处隐藏2957个字……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东部平面西部深受大西洋影响,气候温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西部西伯利亚地区常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的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苔原气候,东部太平洋沿海地区有小部分温带季风气候使学生认识气候分布的明显地区差异。
(4)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读俄罗斯矿产分布图结合工业区的分布。可以使学生理解资源与工业的关系及建立的基础与地区分布和日本的差异。让学生认识到俄罗斯的工业主要上建立在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基础上且以重工业为主。
2、难点: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主要从农业,工业的分布,历史的,人口的分布,交通运输网的疏密来分析得出俄罗斯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而东部地区经济较西部地区落后,人口稀少。
二、说教法。
本科题教学为一个课时本节棵总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思考与回顾已有的地理知识相联系。
三、说学法。
(一)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分区地理知识我们前面已讲过,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能力尚未完全建立。这节课的内容较多应当突出重点,实现深化提高的目标。
(二)学习本章知识应当注意的问题。
1、本章各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学习时千万不能割裂开来,要学会分析、推理的思维方式。
2、北亚位置和范围的知识点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有序的说明范围方法。例如由东向西(由西向东,自北向南,自南向北)。
3、俄罗斯气候特点,通过读图,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法分析为什么这样。
(三)课堂练习设计:
1、选择题难度适中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适用于大部分学生。
2、读图题是对本课知识的利用,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及知识的前后联系,有点难度所以重点讲解。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是“教师引导(设置问题)——归纳总结——知识反馈运用。
(五)说板书设计:
主观上: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客观上:对所学习的知识一目了然,便于更好的掌握知识。
地理说课稿 篇5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掌握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2)、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 (3)、知道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基本过程。 2、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思想。 3、解决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坐标确定地理位置。
4、情感态度
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具体情境灵活选用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点。 教学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选取简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春天到了,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大家最想去干什么?
不管出差办事,还是出去旅游,人们都愿意带上一副地图,它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是武威城区地图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几个地方走走。
二、探究新课
2、活动1:
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0m,再向北走20xxm。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xx米,再向北走3500米,最后向东走500米。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0米,再向东走3000米,再向南走750米。 问题: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呢?以何参照点为原点?如何确定x轴、y轴?如何选比例尺来绘制区域内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
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根据描述,可以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10000(即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米)、
由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的位置,即(0,0)、 引导学生一同完成示意图、
问题:选取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并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有什么优点?(可以很容易地写出三位同学家的位置、)
3、活动2:归纳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 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后得出结论: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应注意的问题: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这样可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4、练习:小试身手 完成练习题,进一步明确确定位置首先要确定原点。
5、活动3 进一步理解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春天到了,初一(1)班组织同学到人民公园春游,张明、王立两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走散了,同学们已经到了中心广场,而他们仍在牡丹园赏花,他们对着景区示意图在电话中向老师报告了他们的位置。
张明:“我这里的坐标是(300,300)”
王立:“我这里的坐标是(100,500)”
他们所说的位置都是正确的,你知道这两位同学是如何建立的坐标系吗? 让学生分别画出直角坐标系,标出其他景点的位置、
6、看棋谱说坐标:
仕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相所
在位置的坐标为(2,—2),那么炮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为(
在一次“寻宝”游戏中,寻宝人已经找到了坐标为(3,2)和(3,—2)的两个标志点,并且知道藏宝地点的坐标为(4,4),除此之外不知道其他信息,如何确定直角坐标系找到“宝藏”?请跟同伴交流。
7、寻找宝藏:
8、学看经纬度: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杭州西湖桂林漓江
武威雷台北纬37°,东经102°
三、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
四、课后作业:
1、必做题:
习题7。2的第5题、第12题;
2、课外拓展题: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学校内一些建筑物分布情况的平面图。
文档为doc格式